孩子調皮又好動怎麼辦?

 大人所說的調皮意味著孩子常常「講不聽」、「明明已經叫他不能做的事情,總是沒辦法控制不去動手。」媽媽真快要火冒三丈了!

懂得孩子為什麼控制不住,大人就不會生氣了。

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在三歲前後媽媽會發現可愛的寶寶變調皮了:成天動來動去,愛說相反的話,意見很多⋯⋯;這些教大人困擾的表現是孩子長大變聰明了請先不要生氣,動作發展更靈活才能跑、跳、轉圈而不會失去平衡,這時期的好動也是孩子身體健康的表現。請爸媽先理解孩子需要透過運動遊戲來促進身體的動作協調,三到六歲孩子需要大量的運動,若他們活動的空間不足、身體動覺需求未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就容易出現坐立難安、學什麼都沒耐心的模樣。

但「好動」和「過動」絕對是不同的。

通常好動的小朋友比其他孩子更想動手操作,他們聽完老師講解的事情之後很想動手試試,不太有耐心仔細聽完大人交代的事情,但只要經過適當的指導便可以改善。請給這類型的孩子明確指令,告訴調皮小孩他要做什麼,說話時表情認真的看著孩子、指令簡單而明確,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是開玩笑的,現在必須要做什麼才是對的。

經過統計真正屬於過動兒或注意力缺損的孩子大約占2%左右,而且必須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診斷,才能判定是否需要透過藥物來作調整。

所以媽媽們請不要輕易把過動一詞套在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孩身上,也不必因此而過分焦慮,大部分調皮的小孩只是暫時的好動,缺乏有效指導罷了。

孩子在一開始都無法分辨上課和下課的意義。父母和老師必須合作,在家或學校都要反覆告訴孩子在什麼時間、什麼環境可以自由跑跳玩耍,在必須安靜坐下來玩或上課的時候就要認真學習。

萬一家中有人很嚴格,有人又特別溺愛,聰明而調皮的孩子會嘗試不同的狀況來測試大人的管教底線。每個家庭在教導孩子時,最好能先訂出一套標準,孩子有所依循就不會調皮搗蛋。平時保持輕鬆的態度看待幼兒的行為,遇到必須指正的時候就收起笑臉認真的告訴小孩。父母有責任教導孩子,而親子間的感情和信任關係並不會因為正確的指導而有所疏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