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包含了由內到外的人格特質,無形的內在知識涵養或外表的言行舉止,都要需要長期的養成。人們會用高貴大方、溫文儒雅⋯⋯等等詞語來形容一個人氣質很好,所以如果想培養孩子的氣質,就必須從小教導孩子要留意自己給別人留下的形象,待人處事要學習寬容大度,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因此培養氣質可以說是生活教育,更是文化的薰陶。
成長中的孩子處於可塑性最佳的階段,生活環境中看到、聽到和接觸到的事物都是模仿學習的對象。若我們期許孩子具備高尚的情操與氣質,大人必須先作出良好的示範,從寶寶學說話開始就可能教導孩子用合直的聲調說話,更要教導孩子能夠大方的與別人互動交談,包括舉手投足及說話表情都需要引導,才不會顯出急躁失禮的舉動。文化和美學的教育是日積月累而成的,無法用金錢換得,一位擁有自信的人也會呈現出令人尊重的高貴氣質。
當爸媽發現孩子偶爾有失控的表現時,請先以包容的心情來接納,不需要嚴格限制孩子主動探索的想法;若因過度的壓抑讓孩子失去嘗新的動機,反而會變成被動而失去有自我主張。
培養孩子具有大方的氣質,無法一蹴可幾。爸爸媽媽必須理解幼兒的大腦發育還不夠成熟理智,所以無法完全克制衝動,即便孩子已經知道大人立下的規定,但無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豐富的感覺經驗,好奇心的作用經常會讓孩子想動手試一試;孩子也會因為情緒失控而出現不滿意就哭鬧的情況,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必須冷靜,爸媽必須先懂孩子,才能使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展現適當的行為。
TIPS十招教出有氣質的小孩:
一、能依外出場合挑選合適的衣服,配合作適當的打扮。
二、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可以安靜等待片刻而不急躁。
四、能與家人一起在餐桌吃飯聊天,不會亂跑或只顧低頭玩手機。
五、在公眾場所能夠輕聲細語,不大聲喧嘩。
六、能細心發現別人的需要,並且願意幫助別人。
七、可以控制衝動的行為,不會出現粗魯的動作或語言。
八、能用說話表達自己的需求。
九、能判斷是非,能夠記住大人的規定並且遵守。
十、遇到困難冷靜處理,不會慌亂或任意發脾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