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受挫孩子的自信心?

 挫折感是一種複雜的情緒,通常是因為一直達不到想要的目標,才會產生挫折感。孩子想要的期望無法達成的原因很多,雖然有可能是外在因素造成,但如果孩子想讓自己做更好而一再失敗,便可能逐漸失去信心。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是很重要的,因為自信的孩子比較具有學習新事物的熱情和勇氣。

大人常用拍手來稱讚小寶寶,嬰幼兒也會因為別人的讚美而一再重覆相同的舉動,經常受到關注的孩子會因此產生信心,即便是不夠熟練也會因為大人鼓勵而修正自己的動作直到更好為止。

人們經常會透過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傳達情緒,而情緒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當孩子受挫時,爸爸媽媽若能給孩子堅定的擁抱,往往可以給孩子內心強大的安慰和能量。

孩子因為做不好而受挫折時,最需要家人給予正面激勵,給孩子最好的鼓勵並不是物質上的獎賞,而是讓孩子能發自內心想要再試一次。

但除了心理層次的支持以外,爸爸媽媽也要進一步了解孩子為何無法做得更好,若孩子在生理方面的發展跟不上同年紀的孩子,孩子在動作、言語或學習上都可能會達不到自己預設的目標,一次又一次的做不好,便會感覺受挫而失去信心。

由此可見,必須讓孩子先得到成功的經驗,才能激發孩子想再玩一次的動機。爸爸媽媽和孩子遊戲或安排學習時,要設定一個孩子稍微努力便可達成的標準,先讓孩子得到達成任務的喜悅感,接著才能有再試一次的欲望。

給孩子明確的提示

爸媽看見孩子做不好時,有時候會用不可思議的表情問孩子:「你怎麼了?」、「為什麼做不好?」大部分的孩子根本無法回答自己為什麼做不到。而爸媽疑惑的樣子,很有可能讓不知所措的孩子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而更失去信心。

所以如果發現孩子對某件事產生了挫折感,建議爸媽給孩子明確的提示,如果孩子仍然不能理解,再配合動作示範,讓孩子透過模仿而學習更好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夠重新面對挫折的問題,重頭再試一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