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是個爸媽不理解的新名詞;簡單來說,手眼協調能力強弱,和孩子的大腦在處理影像和訊息後,能否透過雙手操作達成執行目標的正確性很有關係。如果孩子知道很多、可是動手做的能力沒能趕得上,孩子會比較依賴大人來幫忙;有機會與同齡的孩子相處時,也會顯得動作較慢而跟不上其他小朋友。有時家長會誤以為孩子不想玩而不在意,孩子如果做不好就會失去耐心,若是很會講話的孩子還會跟大人抱怨「不好玩」而逃避練習。

所以在教導孩子時,不可以僅憑孩子說的話來判斷孩子喜歡或不喜歡,因為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成就感,而選擇習慣熟悉的方式來進行。以教導的角度而言,孩子「動作慢」和「不夠好」深層的意思也透露著孩子還未熟悉,尚且需要更多次的練習才能修正不完美的地方;所以爸爸媽媽必須耐心給孩子鼓勵、增加自信心,才能讓單調乏味的動作變得好玩又有趣。

縮小目標,體會練習的樂趣!

幫助孩子「手眼協調」的遊戲平時在家就可以練習,活動的時間不需要很長,但是必須配合孩子的動作發展能力而設定目標,先讓孩子有成功的經驗之後,慢慢再調整難易度,如果爸媽設定的遊戲難度太高超出寶寶能做到的程度,可能會降低孩子參與的動機。

TIPS輕鬆在家練習的手眼協調遊戲:

  讓孩子把糖果一個一個收進瓶罐中,數量可依孩子的年齡而調整:

  ◆定點投沙包遊戲。

  ◆握筆塗鴉、玩著色圖畫。

  ◆和爸媽一起玩折紙遊戲。

  時間長短要配合孩子的體力和專注時間,只要掌握孩子在完成後還想「再玩一次」,就可提高孩子主動參與的情緒,如此學習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