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走路常會跌倒、撞到東西?

 寶寶從學會爬行、走路直到能跑能跳,一年之內進步過程看似平常,但是其中卻孕藏許多複雜生理發展的奧祕。

有許多原因可能會讓孩子走路無法保持平衡而跌倒,針對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改善方式。爸爸媽媽首先要多留意觀察的項目包括:孩子的雙眼視力情況、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發育是否正常?前庭覺的平衡能力好不好?是否對空間距離的判斷也有失準的情況⋯⋯

請不要再責怪孩子:「為什麼走路就是不小心!」孩子容易跌倒可能有生理上的原因,我們要協助孩子走路能更平穩持久,更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不會因為跌倒而受傷。

發育中的孩子特別需要運動,生活在都市化空間較小的孩子,平時缺乏走路和跑跳的機會,大部分時間在家中只能看電視或從事靜態的活動,偶爾出門時家長也習慣以車代步,一旦孩子長期缺乏運動,便有可能讓孩子在大動作發展上與同年齡相較顯得靈巧性不足。多數的家長往往容易忽略孩子運動體能偏弱,將影響未來學習專注力的潛在問題。

走路也需要練習

走路不夠穩的改善方法很簡單,身體協調性和體力、耐力都要練習;可是我們卻經常發現大人會擔心孩子還小走不好,無論如何就是不放心讓孩子到戶外跑跑跳跳。事實上若想讓孩子走路更平穩、行進之間的舉止從容而穩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散步、走斜坡和上下樓梯。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長大成為優雅的人,還會特別安排孩子參加儀態訓練的課程,其實不時只要透過運動,加強肌肉張力和姿勢穩定度也能達到效果,否則孩子不僅在走路時容易跌倒,也可能在上課時坐姿不穩定。

平時活動量雖然很大,可是動作不夠精準的孩子也不少,這類的小孩不是缺乏運動而是習慣從事的活動並沒有針對孩子的需要而安排。鼓勵孩子玩連續跳躍、翻滾等刺激性的運動,可以同時提供前庭平衡和肌肉關節協調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在動作靈巧度上的鍛鍊會有幫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