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子要先學會傾聽

 在孩子還不會說話前就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孩子不肯讓大人餵食、只想要自己挑選衣服⋯⋯,許多生活上容易引起親子衝突的小細節,爸爸媽媽常會為孩子不肯乖乖聽話而生氣,然而若我們能以兒童心智發展的角度來看卻反倒都成了優點,因為孩子想要自己動手而不肯繼續被照顧,就已經顯現出孩子長大而有思考和行動能力,已經不在是個只能被照顧的寶貝。

寶寶的行為和動作會透露出許多訊息,爸爸媽媽要學習看懂孩子還無法充分講出來的話,而不是一再追問孩子:「你為什麼不好好講清楚呢?」

我們無法期待經驗不足的孩子能完整說出自己想要什麼,爸爸媽媽要設法引導孩子說出自己遇到什麼樣的狀態,如果大人控制不住情緒高漲而大聲斥責,反而讓孩子更緊張而不知所措了。傾聽孩子的聲音不只要有耐心,還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兒童在智能、體能和心智能力的發展方面有時會出現發展不均衡的狀態,爸媽往往覺得:「孩子很聰明,可惜比較固執不願接受別人的指導。」親子間的爭執通常是在「孩子不聽話」等等各持已見的狀態之下產生。

有些聰明的孩子對自我要求也會比較高,在競爭激烈的城市生活的孩子們,語言認知等方面受到啟蒙教育的時間較早,如果又因為長期缺乏運動機會,導致身體動作協調能力還未達到同齡孩子的常態標準,已經懂很多、內心想要自己更好而被別人稱讚的孩子,就會對自己達不到心中理想的樣子而生悶氣⋯⋯

教養孩子之前,我們必須先懂孩子的成長是漸進式的,無論從身體動作、語言智力、情緒等方面需要累積足夠的經驗,所以爸爸媽媽必須提供孩子各種類型的活動,增加孩子親身參與體驗的機會,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幼兒時期的孩子是想像力最豐富的階段,而同時期也是教導孩子學習遵守遊戲規則、建立價值觀的時期,管教和啟發的鬆緊尺度掌握之間,每個孩子都有不同需求,傾聽孩子的聲音,可以讓我們在教導孩子之前,能了解、安心進而減少煩躁和壓力,充分享受到親子相處時的樂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