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總是坐姿不良?

 「能躺著就不會坐、能坐著就不想站,小孩子沒做什麼事就常喊累,請問是什麼問題呢?」

不少媽媽抱怨小孩懶散「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其實小孩子的坐姿或站姿不良,並不一定全然是態度不好;我們可以客觀評估孩子是不是因為無法維持身體姿勢穩定,才會讓人看起來好像態度不夠認真而錯怪孩子了。

常見可能造成孩子坐姿不良的外在因素:

①、請確認孩子寫功課的桌椅子高度是否適當?桌椅高度不對會讓雙肩高舉或彎腰駝背,影響骨骼發育。

②、休息看電視時,座椅和電視機位置是否適當?長期固定偏左或偏右,會造成身體姿勢不良或視力問題。

③、居家生活是否缺乏運動空間和機會?缺乏足夠運動的孩子肌耐力也不足,無法維持較長時間的姿勢穩定度,身體容易動來動去。

許多幼兒的行為都是模仿而來的,當我們發現孩子有不適當的舉止動作時,身為大人也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模仿示範,不能夠單方面要求孩子做好而已。

孩子的大動作發展必須配合年齡增加而進步,二歲後的孩子就可以跑、跳、踢球和丟球,然而許多好動的孩子雖然活動需求量很大,卻因為家中或學校的活動空間不足或大人保護太多,所以孩子只能在家跳沙發床,成天漫無目地的找刺激。

若我們以幼兒動作發展的需求來看,生活在都市的幼兒需要更多不同形式的戶外運動,唯有孩子的雙臂有足夠力量可以推、拉、舉和提重物時,才可能維持十分鐘以上的坐姿,安安穩穩的坐在位子上畫圖、仿寫文字或操作桌上型的益智遊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