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大約在一歲半時,就會因為好奇而想學爸爸媽媽拿牙刷自己刷牙,這個時期正式讓孩子養成刷牙習慣最好的時機。擔心孩子刷不乾淨而阻止孩子自己刷牙,便會錯過孩子主動想要學習的機會。
牙齒保健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礎,在成長發育最重要的前幾年一旦發生蛀牙,就會影響孩子吃東西的咀嚼咬合能力,不管是狼吞虎嚥或拒絕吃太硬的食物等等小狀況,都可能衍生日後的挑食和營養不均衡等潛在問題,所以爸媽可千萬不能誤以為小孩子的乳牙掉了還會再長出來,就忽略了刷牙的重要性。
還沒長牙也要刷牙
教孩子刷牙不需要強迫,隨著寶寶長牙的進度,照顧者必須採用漸進的方式慢慢的刷牙,調整為孩子主動會注意刷牙是自己要完成的事情;如此一來維持口腔清潔就會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不是為了應付大人。
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即使還未長半顆牙,也要用紗布沾水為寶寶清潔牙床,有些寶寶口腔觸覺比較敏感,剛開始會排斥紗布的觸感,這時候就要想辦法調整力道,讓寶寶適應不同的刺激。嬰兒期的口腔清潔動作還能預防寶寶長大後,會覺得「牙刷很刺」而強烈排斥刷牙。當孩子習慣了這個動作,就可依照乳牙生長的情況,改換為兒童牙刷。

感覺對了,就不會排斥
當孩子感覺不舒服就會排斥刷牙,大人常會警告孩子不刷牙可能造成的壞處,然而對幼小的孩子而言,出於善意的警告或規定都不足以構成誘因。
建議爸爸媽媽讓孩子自己拿牙刷,而不是一直被強迫刷牙,孩子在情緒放鬆的狀態下,才能逐漸適應刷毛與口腔內部接觸時的感覺,他們才能知道牙刷的刷毛有點「刺刺的」,可是並不會讓人受傷。孩子總想要和爸爸媽媽一樣,所以大人要透露出刷牙是有趣的訊息,帶孩子一起去選購專用牙刷,用引導的方法讓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對刷牙產生興趣,教孩子刷牙便會是一項輕鬆而自然的事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