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奇心,每個寶寶都期待可以出去玩,連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也會指著大門的方向希望大人抱著到外面散步。為什麼孩子出了門又不願意配合而讓爸爸媽媽覺得困擾呢?客觀來說,兩者的目標和做法可能並沒有達成一致的共識,才會出現「孩子不願意配合」的矛盾衝突。
想去那裡?想玩什麼?期待和結果不同
幼兒想要的「出去玩」其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或昂貴的費用,通常只需到住家附近公園散步、到熟悉的商店買東西,孩子們看到和家裡不一樣的擺設和人物就能產生新鮮感,只要有人能夠陪孩子去體會有趣的事物,孩子就會覺得「好玩」。
大人對「出去玩」的想法和孩子可能有極大的落差。大人總希望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有些認真的家長在出門前就會打聽去什麼地方比較好玩?每逢假日一些網路上評價較高的旅遊場所就會引來大批的人潮。但萬萬沒想到有人出門就開始抱怨塞車很煩、搭車排隊很無聊,突如其來的狀況可能會使原本興奮的期待感大打折扣。

「成天吵著要出來玩,為什麼爸媽特地帶你來了還不快去?是不是故意找大人麻煩呢!」遇上孩子到達目的地而不肯配合時,請大人先維持冷靜的心情,不需責怪孩子為什麼不想配合,而要設法引導孩子點燃參與活動的熱情。因為不少孩子內心想要和別人一起玩;但可能經驗不足、怕生緊張或身體太累等等原因,都會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呈現放不開的情況。
家有年紀小的孩子在安排親子活動時,首先要考慮孩子的體能狀況,遇到突發情況也要保持樂觀而有彈性的應變能力,如此才能保有輕鬆愉快的心情,充分享受親子共處的珍貴時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