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容易分心怎麼辦?

 「爸爸,那是什麼聲音呀?」


「媽媽你在做什麼?」


經常有孩子在玩遊戲時比大人最容易聽見屋外的聲音,也會因為身旁有人講話而分心停下來。


「叫他寫個功課都不專心,一會東摸摸、一會兒西摸摸,怎麼辦呢?」


孩子寫功課時會玩弄桌上的東西,也是爸媽最無法忍受的情況。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專心,不管是學習或做事都要又快又好,但可惜只有少數的孩子能達到爸媽理想中的境界。這是因為幼兒的聽覺比較敏感,幼兒視覺周邊視野比中間視野更快發育,所以容易被外界吸引而東張西望,大人也會感覺孩子好像容易分心,忍不住擔心萬一影響將來上課的專注力可不好了。


想讓孩子專心做事情必須內外兼顧,大腦抑制衝動的能力必須依賴孩子生理發育成熟,這是急不得的事情,所以需要耐心等待大腦發育成熟才能做有效的學習。當孩子還不能有效過濾干擾之前,建議爸爸媽媽能為孩子布置一個固定的學習角落,不要把玩具或新奇的玩具放在孩子學習的桌子上,才能夠避免孩子在畫畫、閱讀或靜態活動時,受外在吸引力的影響。


我們無法期待幼兒能長時間維持安靜不亂動,不懂孩子的家長為了想讓孩子快點做完功課會警告孩子:「在功課沒寫完之前,不準離開椅子上!」


這無疑會是個無效的限制規定;原因是大人的指令缺少時間限制,孩子分不清楚當下必須做什麼事情才是對的。天真的孩子擁有最充足的時間,因此大人急壞了,他們可以邊玩邊做事,身為主角卻一點兒也不著急。


想培養孩子專注力,要讓孩子有時間感。

通常當孩子能分辨數字後就可以開始學習認識時鐘。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專心完成任務,開始練習時三分鐘達成任務就很好,依照孩子的熟悉程度和年齡增長逐漸增加專注時間的要求。幼兒園的孩子通常可以維持十五分鐘左右時間內專心投入的某種遊戲,在靜下來玩積木、畫畫或聽故事時,中途也不會突然站起來跑來跑去,便不算是特別容易分心的孩子。


孩子多半都不喜歡枯燥乏味的反覆練習,領悟力好的孩子也會有很好的聯想力,總想在遊戲時想加入更多的材料進來,不會安於一次只玩一種玩具。如果爸爸媽媽能耐心從旁觀察孩子怎麼玩,若是孩子翻出玩具箱忙個不停⋯⋯大體上看起來也「亂中有序」暫時不必要過於緊張,或許將來還會有可能成為創意高手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