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一口食物在嘴裏至少經二十次咀嚼,才能得到足夠的唾液給我們帶來的恩惠,如果能達到三十次更好。咀嚼不但能使人更健康,還能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腦中負責分泌唾液的區域,與記憶和學習有密切關係。因此,吃飯時多咀嚼,能幫助提高腦活力。
多咀嚼促使記憶力提高。使用咀嚼肌時,刺激會傳到腦幹、小腦、大腦皮層,提高腦部活動。充分咀嚼還有助分泌膽囊收縮素,這種激素能隨血液流動進入大腦,提高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咀嚼時還會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腦部的海馬區細胞,也就是大腦掌管學習的部分,會隨著年齡增大而衰退,短期記憶力也會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增加海馬區細胞的活躍,鍛鍊大腦活性,避免記憶力衰退。
對於孩子來說,多咀嚼能促進大腦發育,防止記憶力衰退,因此家長要讓孩子養成吃飯時多咀嚼的好習慣。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為孩子制定咀嚼目標
家長在讓孩子吃飯時,應該鼓勵他多咀嚼,必要時還可以為孩子制定咀嚼目標,比如以一口飯咀嚼二十下為目標。如果孩子原本每口飯只想咀嚼五~十下就馬上嚥下,經過家長的鼓勵,他能夠做到咀嚼十五下再嚥下,家長就可以給孩子以鼓勵,獎勵給他喜歡吃的東西,以強化孩子多咀嚼的行為。然後再給孩子提出更高的目標,讓孩子每口飯咀嚼二十下,這時孩子因為受到家長的表揚和獎勵,就願意去嘗試。時間長了,孩子慢慢就會養成多咀嚼的習慣,記憶力也會隨之提高。
▶多變換孩子的飲食
飲食富於變化能刺激孩子的食慾。家長可以在孩子原本喜歡的食物中加入新材料,分量和種類由少到多。孩子不喜歡的食物可減少供應量,但應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讓孩子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孩子討厭某種食物,有時不在於味道,而在烹調方式,因此,家長應在烹調方式上多換花樣。
家長還可以為孩子多準備一些有嚼勁兒的食物,食物也要注意色彩搭配,以激起孩子的食慾。孩子願意吃了,吃飯時就會刻意多咀嚼幾下,以品嘗其味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輔助了孩子多咀嚼習慣的形成。
留言
張貼留言